首页
搜索 搜索
当前位置:动态 > 正文

世界百事通!让新就业群体幸福之路越走越宽

2023-06-12 09:05:32 中国徐州网-徐州日报

本报记者 郑玉倩


(资料图)

今年以来,我市积极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教育培训新途径、新方法,着力培养讲政治、精业务、善创新、勇争先的人才队伍,有效提升了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从业技能,在强基、提升、超越上不断拓宽新就业群体领域党建新路径。

进入6月,中午前后的室外温度已超过30℃。外卖小哥单争海停好车,用胳膊上的护腕擦擦汗,便径直朝徐州经开区金龙湖街道沃德广场暖“新”驿站走去。

不久前,他收到街道“两新”党务工作者的信息获知,6月8日下午2点,这里会有一场专门针对新就业群体的法律知识培训。

一进门,只见一位工作人员正坐在人群中,手握法律援助宣传资料,绘声绘色地讲着劳动保障法相关知识。十余名骑手围在其身旁,听得认真。

“送餐过程中收到恶意投诉怎么办?”“我们为了赶时间,经常会遇到一些小事故,如果受伤了,算不算工伤?工伤保险怎么申请?”

“别急,我一个个解答。”工作人员将宣传资料递到大伙手中,耐心解答问题。

单争海接过宣传资料看了看,“这不正与我相关吗?”于是,他站在一旁,跟着认真听起来。

这位工作人员,其实是徐州经开区“两新”党组织法律援助服务站的法律工作者王顺利。

“许多小哥缺少相关法律知识,导致权益保障难;有的小哥身处异乡,政策了解不深,比如社会保险、就医等方面,常常是手足无措。”王顺利说。

与此同时,在金山桥街道碧西商业街,报到党员、金山桥街道“流动快课”讲师武建强正为小哥们讲授心理咨询课程。

“除了法律问题需要咨询,许多小哥在送餐过程中会因为送餐超时等问题遭遇投诉,这可能会引发一定的情绪波动及心理压力,需要倾诉疏导。与其他行业一样,外卖小哥们的心理健康同样要给予重视。”武建强说。

“这就意味着,我们的服务要及时调整、拓展延伸,做深、做实、做细,我们区许多驿站都链接了多样化服务,帮助小哥们纾困解难。”徐州经开区“两新”党务工作者王雪茹说。

于是,依托“益路行”党建品牌,徐州经开区将每月17日定为“爱骑日”,各基层党组织在这一天集中开展“暖新”主题活动。整合调动机关部门、社会组织、辖区单位、报到党员队伍等资源,在暖新驿站提供社会保障、职业规划、家庭生活、健康医疗等系列服务。

“以往每天奔波忙碌,哪有精力去深入了解这些政策。真遇上事儿,也不知道该找谁求助。”单争海话锋一转,“如今,不再是单打独斗,有难事,请教‘指导团’,‘知识库’还在不断更新,我们就有保障了。”

在驿站,像单争海这样的新就业群体不仅能及时了解新政策,还能掌握新技能。近期,徐州经开区就围绕网络主播开展了一次职业资格认证培训。

对于多数新就业群体而言,他们普遍面临着职业发展的难题——学历普遍不高、职业晋升路径窄、转行发展困难等。为破解这道难题,徐州从技能提升上发力。

“暖新20条措施专门针对强化新就业群体工作能力作出了具体要求,包括实施‘求学圆梦行动’、提高从业知识储备、开展职业能力竞赛等。在此基础上,各区县纷纷有针对性地开设技能提升培训课程,有的还与高校和培训机构联合,努力提高新就业群体职业技能。”市委两新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,去年9月,市委组织部还印发了《关于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》,要求各地要积极拓展学习教育内容,广泛开展技能提升、法律援助、心理疏导等教育,着力提升流动党员能力素质。

“这几年,一直想再考个证,学门新技能,但一没时间,二怕花钱,三不知从何下手。”徐庄镇的苗攀在参加完培训后,又向负责培训的工作人员了解了一番,“原来,培训课程门类繁多,真是有种挖到宝的感觉。”

“我们的培训库里,有网络营销、外卖运营、视频剪辑等十多项短期技能培训项目,此外,我们还有免费的创业培训,如果没有时间参加线下课程,学员随时随地可在线上选课、学习。”徐州经开区组织人事部组织三科副科长张玉说。

当天晚上,苗攀就点开网页为自己报上名,开始打卡学习。“每天下午订单相对较少时,我就拿出一个小时的时间,来驿站打卡。这儿有无线网络和桌椅,还有空调,可以舒适安心地学习。”苗攀说,他决定再拼一把,争取考个本科。

“下一步,我们准备为有考证、考学、创业等想法的新就业群体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辅导,为有学历提升需求和技能提升需要的新就业群体提供更便捷的服务。”徐州经开区组织人事部副部长王芳说。

下午4点多,苗攀收起笔记,继续接单。“出发!还能再干几个小时。”他眼里闪着光,“趁着年轻,借着好政策,给自己充充电。脚下有路,未来可期,只要肯学,总会圆梦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