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今日讯!这个片区在北京新房涨价最多的区域里瑟瑟发抖...
去年10月写了一篇视频号供稿,题目是“丰台的定价配吗?”揭叔看了说我起名起的真损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。
起名的原因是去年9月北京第三批次集中供地,丰台供出四块地,分别是造甲村6039地块,指导价10.6万/㎡、大红门0004、0008地块,指导价9.5万/㎡和槐房新宫011B地块,也就是建发璟院,指导价8.3万/㎡,这些与海淀差不多齐平的指导价促使我写了那篇供稿。
虽说丰台也是中心城六区之一,但是产业照海淀可差得远,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南三不如北五,但实际情况是这块地的土拍指导价格并不亚于永丰地块,甚至可以说是势均力敌。在北京,房价的支撑点一个是产业,一个是学区,产业首当其冲,显然丰台的产业并没有那么强势。
尽管产业优势不是那么突出,但丰台仍在就整个区域被铁路分割严重的情况下,供出大量单价10万+的大户型豪宅项目,与其他区域整块的传统豪宅别墅区的经济概念不同, 丰台叫价的底气更多在于环线 。
往近说,三环有亚林西、纪家庙这样房企争相竞价的土拍王炸地块,往远看,四环有正在建设中的南中轴,区域面积大,环线位置好,去哪儿都不算太远,还有最近的改善是向南发展等等。 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,有的看产业,有的看环线,有的看品质,有的看增值空间。 说到底,定价高说明丰台有底气保证不会输。毕竟,东西城内土地供应几近“绝版”,丰台优越的环线位置,对迁出内城的购房人群有很强的吸附效力。
因此我们可以看到,在南四环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豪宅规模后,丰台底气愈发高涨,前几天公布的《2023年度商品住宅宗地情况介绍》中公示了丰台2023年的出地计划,其中郭公庄定价10万, 我个人看来,在板块还没有能力承受时大胃口定价,后果就是极大的预支了板块的发展潜力,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增长,容易后劲不足,无法带动区域普涨,以致于整个板块都处在一个好几年都起不来的尴尬境地。
既然如此,那是不是不用把注意力放在丰台了呢?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手持2000万+的,不一定! 抱紧19号线的大腿同样可以上车,新宫站是地铁19号线的首发站,到金融街通勤16分钟,能直通海淀,强势外溢,后期19号线会南延和北延,通行界面更加广泛,同时新宫是19号线与4号线的交汇站,这就代表新宫片区同时拥有两条北京通勤大动脉!
这里有朋友要问了,买这里只是因为地铁拉来的繁荣吗?
其实不然,新宫的商业有万达和大悦春风里,满足基本的吃吃喝喝和外买需求,坐地铁几站还能到荟聚;其次位于南四环外的新宫城市界面要比很多南三的城市界面好很多,这在南城是很难得的。
举两个片区内二手房例子, 翠海明苑, 2004年建成的低密度板楼,距离地铁口600米,楼栋没有电梯和地下车库,人车不分流,但是有不错的绿化和水系,物业服务还是不错的,草桥一居的预算能买这里80多平南北通透两居,适合预算有限但又想买两居的朋友。
京粮悦谷首城, 2019年建成的安置房,楼龄新,同样距离地铁口不远,户型选择多格局也不错,但大多是二类经济适用房,有商品房属性的房子也不满二,税费是一大笔钱。
总结,如果预算有限,想选个丰台的好地段,就别太在乎品质,只要位置、户型、价格差不多就行,只要位置不错,未来流通起来至少肯定有升值空间;分析下买房人的逻辑,买丰台就是因为便宜,有性价比,但是当丰台不再便宜的时候了呢,购房人就犹豫了,所以成交也就下来了,板块轮动就是这么回事。
说完了二手房,再来看看片区内的新房,开头说到的 建发璟院 就在新宫,在供地结束后,即使指导价较高也获得了很大的关注度。
简单说说,项目位于南四环外,紧邻新宫地铁站,地块被拆分为东地块和西地块两块,以改善户型为主,主力户型有106平米的三居、128-133平米的四居和153平米的四居。 我们可以看到进了四环,比如说丽泽板块,新房普遍10万+,买一个130平左右的房子所用的资金能在新宫买到150多平的房子,并且手里的钱还有富余,基本上便宜的价钱在每平2万左右,所以从新宫这个板块来看,从二手房到新房,板块配套不错,价格也不贵,是一个我认为舒服并且有性价比的板块。
片区总结: 第一,片区周边配套不容小觑,长线看是有潜力的;第二,在2021年初新宫有较大的的涨幅,后续趋缓平稳,是入手的好时机;第三,西红门东片区新房很火爆,片区价值提升,需要分流,新宫恰好承接;第四,目前丽泽还没有彻底发展起来,但周围的部分楼盘项目已经价值提前兑现了,这就是丽泽的利好,那是不是可以想象一下以后的利好也会扩大范围到新宫呢。
最后,祝大家今年都能买到心仪的房子~